如何培养交易盘感
Q:2014年康奈尔大学有一场关于期权的讲座。您提到,这场讲座是您全职从事日内期权交易的起点。那场演讲如何吸引了您?
期权交易对散户的吸引力更大。由于他们初始资本少,想要赚到第一桶金,需要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交易玩法。
Q:软件工程师在全球都是一份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职业。您为什么会在读完博士,参加工作后,转而选择做全职做交易?您当时是如何权衡的?
长远来说,相对于做程序员,交易员的上限更高,前景更好,可以做一生。而且,当我决定从程序员转到做全职交易员时,两份工作能产生的收益已经差不太多。
Q:除了日间期权交易,您也做股票波段交易,为什么这么搭配?
一般,我会拿10%-20%的仓位交易期权,剩下的闲置仓位做股票波段交易。这笔钱对我做日间期权交易也是一种保障。
Q::如今作为全职交易员,日间交易期权,您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的?
我真正交易的入场时段,集中在上半场,也就是早上6点半到10点半,这四个小时。如果我到下半场,甚至收盘前一个小时才入场的话,股票既没有涨也没有跌,那很有可能要被迫持仓过夜。做日内交易,避免风险,我会降低持仓过夜的可能。
(还是时差关系),我这边下午1点收盘,会休整一阵。到了下午5点,美股盘后交易也结束了。我会花1-2小时复盘当天的交易,包括总结自己的交易操作,综合分析关注的大盘指数和股票。
如何自学成为一位情绪稳定的交易员?
Q:那场演讲之后,您就开始自学期权交易了。从入场、离场到风控,这一整套交易策略和体系,您是怎么自学掌握的?
Q:自学过程中,您有过哪些困难?
技术分析可浅可深,门槛不算高。我觉得最困难的可能还真是心理层面上的。这个坎是最难过的。
Q:这种情况下,您一般怎么走出来?
最好的缓解办法就是停手。一般,我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,就会停止交易。
Q:能举一个您自己曾经情绪化操作的具体例子吗?
现在,我一直强调稳定盈利,不能把盈利寄托于一些特殊或者小概率事件上。
Q: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,那您怎么保持交易时情绪足够稳定?
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严格地遵守操作守则和纪律吧。我会拿便利签写上这些交易法则,贴在电脑两边,时刻提醒自己。
心态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当一笔交易失败之后,会心里有不甘心,或者对这笔损失过于执着,想反复尝试继续。比如,你看涨失败了,就会反复地尝试看涨它。这种情绪化操作是可以通过一些规则来限制自己的,比如现在如果一笔交易失败了,我就不允许自己今日再交易这个标的。
要时刻提醒自己,要跳出来看待亏损或者失败这个问题。每周我都会进行5-10笔交易,这一笔交易的成败并不会决定我这个周,甚至这个月的成败。
第一年交易时,我就有这些认知。可是,在交易的前三到四年里,同样的错误我还是犯了很多次。动不动一两笔交易,两三月的努力就白费了。这也曾一度导致我的账户收益没能实现稳定增长。
不停地尝试,寻找属于自己的交易风格
Q:年初,散户逼空对冲基金时,您和您的团队做了一笔备兑交易,直到平仓发现实际收益超过理论值很多。实际收益超过算出来的利润值百分多少?您能展开讲讲当时是怎么发现这个机会,从入场到平仓期间发生了什么?
但这种交易的风险比我平时的日内交易期权风险还要更高一些。
当时,股票短期内大幅上涨,股价移动过快,连期权价格变化速度都跟不上。这就造成计算盈利和实际不大一样,实际盈利竟然比计算值多了90%。
这种特殊的逼空行情,它一定会不断地发生,而每次交易机会的风险是递增的。因为看空机构也好,对冲基金也好,它们会不断有应对策略。所以,第一次和第二次逼空时,我们参与了,到后来就没继续了,因为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很难预测。
Q:您是如何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的?
总结起来,可能就是不断地尝试。有些自己可能掌握不了,有些可能自己并不适合。
而右侧交易需要我比较耐心地去等一个更好的股票走势,捕捉一些关键的突破点位。这比较符合我不那么愿意冒险的个性,以及耐心稳妥的操作习惯。
Q:我粗略理解右侧交易的买卖策略是追涨杀跌。对么?
Q:那我想问的是,人们总吐槽散户热衷追涨杀跌。在期权交易的世界里,它有什么不同?
不同在于,我买入期权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这个股票涨,而是它涨并且突破了一些关键的阻力位。
另外,当股价暴涨或者暴跌时,也不该盲目追高或者抄底。因为期权交易多是当周或者次周到期,时间价值损失很快。如果遇到追高后或抄底后的横盘或窄幅震荡,期权价格也会有很大损失。